無論在生活中還是職場中,我們作出的許多重要決定都與人有關。然而,公正地看清一個人并非易事。我們如何通過第一印象迅速地對一個人作出判斷,避免用人不當,正確無誤地辨認出(而不是錯過)潛力股?
1、這個人用來表述與傾聽的時間比例是多少?
你當然希望雇用那些有自信又不懼怕表明立場的人,但是如果一個人表述與傾聽的比例髙于60%,你就應當考慮考慮。是因為這個人過于自大,不愿意向他人學習,還是說他只是怯場,導致說話雜亂無章,漫無邊際?
2、這個人是能量的給予者還是獲取者?
不幸的是,有一種人時刻攜帶并且散發著消極的能量,你身邊肯定不乏這種人。還有一種人,身上總是散發著正能量和樂觀的情緒。中國有句古話說,授人玫瑰,手有余香。能量的給予者富于同情心,慷慨,他們是你會立刻想要共度時光(陪伴左右)的人。
3、面對一項任務,這個人比較傾向于“行動”還是“反抗”?
有一些人在接受任務時立即進入防守性、批評性狀態。另外一些人立刻開始行動,進入解決問題的模式。對于多數工作,你應該傾向于雇用第二類人。
4、這個人給你的感覺是真實可信,還是阿諛奉承?
那些虛假的贊美,和使勁想要給你留下好印象的人一樣,無法讓人感覺良好。真正優秀的人不需要巴結他人上位。那些敢于做自己的人,才是工作環境中令人愉悅的伙伴。
5、這個人的配偶是什么祥的?
面試重要職位的時候,有一個絕妙的點子:與面試人的配偶,伙伴,或者親密好友一同外出活動。俗話說得好,物以類聚,人以群分。
6、這個人如何對待陌生人?
仔細觀察一個人是如何對待與自己素未謀面的人,可以稱之為“出租車司機或服務生測試”。這個人是否表現出了應有的大方與厚道,是否能夠與司機或服務生進行平等的交談?還是說他漠視這些人,甚至惡語相向?
7、這個人過去是否有遭遇挫歡后重新振作的印跡?
過往的經歷對于一個人很重要。研究發現,那些在性格成型時期經歷過財務或者其他方面困難的研究對象,有三分之二在后期形成男氣主導型人格。他們所展現的開拓與堅持精神,在創業時期至關重要。比起過早的成功,早期的失敗與困難對于后天的人格養成,起著同等甚至更為重要的作用。
8、這個人讀過哪些書?
閱讀發人深省,幫助一個人了解歷史,開闊思路,激發新思考。它還能幫助你緊跟時事動態。雖然有點以偏慨全,但是大部分有趣的人大多熱愛閱讀。閱讀是求知欲的最佳體現。
9、你覺得這個人是否有自知之明?
英明的領導人必須具備一個先決條件,那就是對自己精晰的認識。這個人是否可以正視自身的優勢與不足?他能不能根據對于自身的了解釆取措施?判別這個問題比之前的都要有難度,但是你可以根據它判斷一個人是否謙卑,他的所想,所說,所為是否一致。
要想認清一個人、選拔一位管理者,可以嘗試從這9個方面入手,或者這些問題其中的幾個,你就能做到窺一斑而知全豹!
